青岛啤酒难破“天花板”:遭复星清仓,推天价酒称一瓶难求反被质疑 | 酒事

广告位

  青岛啤酒难破“天花板”:遭复星清仓,推天价酒称一瓶难求反被质疑 | 酒事   文 | 新浪财经 刘娜   …

  青岛啤酒难破“天花板”:遭复星清仓,推天价酒称一瓶难求反被质疑 | 酒事

  文 | 新浪财经 刘娜

  啤酒没有最贵,只有更贵。

  今年年初,青岛啤酒推出售价1399元的青岛“一世传奇”,在不久前的业绩说明会上,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公布其三款高端啤酒一个季度销量已经超过20万瓶,而这三款啤酒在“青岛啤酒淘宝旗舰店”的月销量均不超过50瓶。

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新浪财经表示,“千元啤酒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啤酒花、麦芽度、泉水,而是让别人有话题感,能上热搜,说白了就是吸粉的一个营销方案。”

  更多分析人士则认为,中国人喝酒、卖酒要讲消费场景,1399元的啤酒,不存在消费场景。超高端啤酒更多的是“吸引流量,提高品牌话题度、曝光度和关注度”的价值。

  而就在两周前,复星清仓青岛,也业内被认为是由于青岛啤酒走到了天花板,想象空间和增值空间变小。从复星国际的投资角度看,无法再获取指数型增长回报,拿着清仓青岛啤酒的资金转战白酒行业。

  1399元的天价啤酒一瓶难求?

  在前不久的青岛啤酒业绩说明会上,青岛啤酒公布一组数据,每瓶1.5升售价1399元的青岛“一世传奇”等三款高端啤酒在三个月内销售20万瓶。

  “在今年一季度,公司的百年之旅、百年鸿运、一世传奇三款超高端产品销量近20万瓶,目前“一世传奇”产品仍然供不应求。”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表示。

  实际上,过去的一年被称为啤酒高端化元年。

  继华润啤酒2021年推出定价999元/盒(2瓶)的超高端啤酒“醴”后,青岛啤酒推出1399元/瓶的“一世传奇”,百威亚太则推出了1588元/瓶的百威“大师传奇”,定价已超飞天茅台的官方指导价。

  随着啤酒高端化,两三元一听冰啤酒的快乐几乎成为回忆。啤酒也被区分工业啤酒、精酿啤酒,并且有多重口感可选,消费者对口感多种、泡沫绵密的精酿啤酒也喜闻乐见。

  “超过30元的啤酒我一般就选择不喝了。我爱喝的那一款啤酒,售价28元,刚好在我接受范围内,去酒吧60元左右,喝2-3瓶一二百元,也能接受”,消费者小李表示,“1000元的啤酒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或许真的好喝,但是真大可不必。就像是爱马仕,好看,但是没必要。”

  尽管如此,对于青岛啤酒动辄1399元的高昂售价,大部分网友直呼“泡沫太大”,“喝的都是智商税”。

  据青岛啤酒淘宝旗舰店显示,“一世传奇”月销29瓶,百年之旅月销量50瓶,百年鸿运则月销量8瓶。

  青岛超高端啤酒只是营销策略?

  “超高端啤酒没戏”,酒类经销商李鸣宇指出。

  高端白酒成为奢侈品,具备高昂的品牌溢价空间和金融属性,是因为白酒保质期很长,甚至存放越久越值钱,啤酒保质期短,并不具有投资和长期收藏价值。华润啤酒的“醴”保质期为2年,青岛啤酒“一世传奇”虽打破了啤酒储存时间的极限,但保质期也只有3年。

  “经销商进货是五百万、一千万计算,如果一款酒流通性不好,压货的风险很高。谁都不敢冒这个风险。”李鸣宇表示,“我做了25年的啤酒,我是一定不会做这款啤酒的代理的。”

  如果消费者不买账,经销商不进货,那么超高端啤酒的消费者是谁,消费场景在哪?青岛啤酒花费时间、人力、物力打造为何超高端啤酒的意义?

  “中国人喝酒要讲消费场景,1399元的啤酒,不存在消费场景。”酒业分析师吴强表示,啤酒作为一种休闲的、非正式场合的大众消费品,甚至可以说是烧烤摊的标配,更多是年轻人当中,能有这种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并不常见。

  酒业分析师蔡学飞与吴强观点接近,他认为,千元啤酒不是主流的啤酒消费价格带。啤酒公司推出千元啤酒一方面可满足少部分消费者的需求,另一方面自带流量,提振品牌形象,提高品牌话题度、曝光度和关注度,可谓一举多得。

  “千元啤酒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啤酒花、麦芽度、泉水,而是让别人有话题感,能上热搜,说白了就是吸粉的一个营销方案。”朱丹蓬对新浪财经表示,未来随着整个高端产品的不断发展,这一类超高端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。

  “推出一款天价酒,花不了几个钱。赚足了眼球,吸引了注意,提升了品牌价值,这就够了”。吴强说。

  复星44亿清仓青岛,或因增值空间小?

  扬言陪伴青岛啤酒长跑的郭广昌失言了。

  (复星国际董事长 郭广昌)

  5月31日,复星国际发布公告,附属公司同意出售青岛啤酒6680万股H股股份,出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1.4亿港元。出售事项完成后,复星将不再持有任何青岛啤酒H股。

  彼时,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发表短文《我和青岛啤酒的故事》,历数自己宁愿不吃饭也要喝一瓶青岛啤酒的缘分,还慷慨激昂表示要与青岛啤酒“长期共同发展,共创下一个辉煌的新时代”。2017年12月,复星国际与朝日集团签署股份购买协议,以66.17亿港元持青岛啤酒2.43亿股,大占青岛啤酒总股份的比例为17.99%,成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。

  短短五年后,“长跑”便被郭广昌改为“短跑”,复星先后减持、清仓青岛啤酒。

  在不断减持青岛啤酒之际,郭广昌将投资目标瞄准了白酒。2020年,复星国际通过旗下豫园股份分别以18.36亿元和7.15亿元增持金徽酒,最终持有金徽酒38%股份;不久后,复星国际再次通过豫园股份间接持有舍得酒业 29.95%股份。

  对于复星对青岛啤酒的清仓以及“转恋”白酒,朱丹蓬指出,目前啤酒行业已高度集中,青岛啤酒稳居第二,排位也很固定。“从人均消费来说,中国啤酒的人均消费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,行业走到了天花板。在此背景下,复星国际将资金倾斜于白酒赛道,是为了把资金、资源的回报率最大化。”

  天花板低、缺乏想象力、高端化迟缓,在青岛啤酒与泸州老窖的财报数据可以窥探一二,2015年至2020年,青岛啤酒销售毛利率从37.39%提升至40.42%,2020年营收277.60亿,净利润22.01亿。泸州老窖2015年至2020年,销售毛利率从49.4%提升至83.05%,2020年营收166.53亿,净利润60.06亿。

  此外,“青岛啤酒因为疫情影响,外出就餐机会减少,多少会对啤酒产生一定影响。整体来看,青岛在创新、升级和迭代还是需要加速加码。”朱丹蓬表示。

  “投资,入场和立场的时机都很关键。”业内人士指出,“资本市场对青岛的清仓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看空。青岛啤酒目前的业务已经到了天花板,想象空间和增值空间很小。从复星国际的投资角度看,无法再获取指数型增长回报时,清仓青岛啤酒后,拿着充足的资金转战白酒行业,不失为一步好棋。”

关于作者: 游客

为您推荐